(学生通讯员 张茜)12月15日下午,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江沛做客新人文讲座,以“晚清电报引入之争的历史意蕴”为题,在线上为200余名师生系统梳理晚清电报引入的曲折历史过程,深入剖析由此引发的纷争以及历史教训。
主讲人江沛
讲座伊始,江沛提出“为什么每遇到重大技术、社会问题,都要引发争论” ?他简要回顾了电报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情况,指出电报的本质是一种现代通信技术。工具是人的肢体的延伸,电子媒介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化,媒介促进人类相互联络并扩大视野、在比较中丰富知识、在交流中互利、创造财富,逐步摆脱知识愚昧和政治盲从,世界由此从区域历史阶段进入全球化时代。
江沛将晚清电报曲折的引入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通信风暴”(1844-1866),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发出第一封电报标志着电报真正进入应用阶段,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俄在华提出铺设电报要求,清政府均予拒绝。第二个阶段为“峻拒阻遏”(1860-1870),清廷多次搁置西方修建电报线路建议,主要理由包括:国情不一,架设电线利于外人开发,不利于我;伤风败俗,民怨较多;山川险阻在非常时期可以阻挡外人入侵等,存在“朝士皆耻言西学”思想,特别强调国家安全,较少考虑经济利益;第三个阶段为“欲拒还迎”(1870-1879),面对洋务运动、海防及台湾防卫要求,部分清廷重臣观念动摇,从峻拒渐向有限开放、服务边防、自主仿行转变,主权意识极强。禁办电报缺口打开,面临多种现实阻力;第四个阶段为“实利至上”(1880-1900),边疆危机推动电报建设,电报线路进入快速发展期,至1899年清廷共修建5.5万里的电报线联通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江沛认为,上述过程中,纷争的扩张性影响及“中体西用”的思维定式,延误了工业技术引入的进程,国力增长受阻的清国,也失去了主导东亚格局的历史性机遇。
最后,江沛总结晚清电报引入之争的历史文化意蕴和教训启示:一,每遇重大机遇与选择,争议四起,实为在所难免;二,参与者多为士人、政治精英,代表那个时代的眼光与境界,受体系、惯性影响,多是政策选择的倾向性差异,并非完全对立;三,所有争论是在国际化背景下展开的,是中西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必然过程,既要有“历史之同情理解”,又要避免“清谈误国”;四,囿于人文知识结构及“重农抑商”思维束缚,清人无力判断电报等工业技术的经济与社会价值,无法把握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化趋势;五,技术转移要历经引入、仿制、创新三个阶段,需要资本、技术、资源、管理、人才等形成合力,清人秉承主权意识、民族情感,力求“权操我手”,自行仿制,有违技术发展规律;六,千年变局下,存在资本短缺、技术无能、人才匮乏等民生阻力,清廷的无奈有着历史复杂性的合理性;七,边疆安全也即政治安全是清末电报建设落地的要因;八,要秉承唯物史观,不能将清朝的衰败仅仅归结为制度和道德;九,要避免“技术决定论”或“文化决定论”等偏颇。
在演讲结束后的互动环节,江沛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无线电报在中国军队的运用、晚清铁路与电报引入异同、通讯史研究等问题。
本场讲座是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中国史系列讲座》第十二讲,由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李欣然主持并点评。
相关链接
江沛,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天津历史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6-2020年间曾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先后任日本大阪大学、广岛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史、政治史等方向的研究。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抗战研究专项重大项目的研究,任首席专家。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