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第二十六讲于我院举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理事袁莎做客讲座,以“当前我国宗教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主题,阐释我国不同时期的宗教工作理论、工作方针,以及我国宗教实践在当前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
讲座嘉宾袁莎副院长
袁莎将我国宗教工作理论分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两大部分,其中,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党的宗教政策的核心内容。在宗教工作理论层面,袁莎讲解了建国以后提出完整宗教工作理论第一人、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李维汉对宗教观作出的13点概括,其中包括宗教的根源是对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无知和无能为力;宗教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宗教有五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实行政教分离,宗教和教育分离;在信教群众中有步骤地进行科普教育;培养红色教职人员;培养政治上靠拢我们、有丰富学识的学者等,并指出宗教不是科学,但宗教问题要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
通过分析我国宗教工作理论发展脉络,袁莎重点讲解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主要领导人的宗教工作思想。邓小平时期善于从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宗教和解决宗教问题,实现宗教领域拨乱反正,全面落实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江泽民时期把握国际国内大局,宗教工作格局立足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明确提出党的宗教基本方针。胡锦涛时期强调科学对待宗教,将宗教关系纳入我国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五个重大关系之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就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提出了新概括新思想新要求,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工作理论的理论体系。当前我国已经把对宗教事务治理从政策制定、制度保障、依法依规,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
围绕我国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袁莎重点解读了习近平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概括的“五句话”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内涵和重大意义。“五句话”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对待宗教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宗教理论和工作实践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群众宗教信仰,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因为党的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由群众工作决定的,习近平反复强调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既往要保护信教群众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最大限度团结信教群众,也要耐心细致做信教群众工作。
最后,袁莎认为培养宗教界高素质人才队伍,需要宗教界、学界、政府部门三方共同发力。同时积极开展国际领域宗教接触与对话,提升我国宗教的形象。
讲座现场
在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环节,袁莎就同学们提出的不同宗教信仰中国化的问题、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宗教现象等问题作出详细解答。
讲座参与人员合影
嘉宾介绍:
袁莎,现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民族宗教工作,并担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智库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