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颜海英做客新人文讲座 阐释希腊化时期的埃及文明交融

3月9日下午,北京大学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主任颜海英教授做客新人文讲座,以“文明交融与传统再造——希腊化时期的埃及”为题,在六教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梳理埃及文明在希腊化时期的发展脉络、地中海地区古代文明相互交融的景象,并剖析其对后世文明的深远影响。

主讲人颜海英

讲座伊始,颜海英指出在公元前3000-2000年地中海地区有两种文明底色,即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从文明的家族谱系看,人类最早的两个文明(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都在地中海地区。地中海地区的古代文明经历了多元起源、在冲突和交融中从分散到整合的发展历程,在西亚和希腊,农业地区和游牧地区交织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邦国家,伴随着农业地区和游牧地区的持续冲突,经历了小国-王国-帝国的发展进程,而埃及则在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中成为早期独立发展的农业国家的典型。进入铁器时代之后,伴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西亚、北非、欧洲之间的区域壁垒被打破,帝国规模不断扩大,先后产生了地跨欧亚非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最终罗马帝国统一了整个地中海地区,成为世界最大帝国。这个纵向的进程中,技术的扩散和贸易的扩大不断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多元文明的碰撞和交融也促动着人类早期的宗教思想由天人合一的宇宙论时代飞跃到一神信仰时代。

颜海英认为,公元前330-公元前30年的希腊化时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交融。在西亚北非,希腊语得以推广与传播,希腊样式的城市出现70多个。宗教领域也开始大融合,一批希腊-埃及综合神出现,如萨拉皮斯、赫尔墨斯等;希腊罗马人接受埃及的墓葬习俗,制作木乃伊,绘制木乃伊肖像画。

颜海英指出,地中海各个文明地区之间从最初就是交织在一起成长和发展的,西亚、北非是最早的文明摇篮,地中海东岸的希腊移民城邦将早期文明的种子孕育、传播到母邦,在亚历山大开创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文明又回流到东方再次经历碰撞与融合,直到罗马帝国时期的高度融合。地中海吸纳着周边的各种文化传统,又汇流出去,滋养着后世的文明。

最后,颜海英强调,中国文明的发展路径虽然与古代埃及文明不同,但是学习世界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要在他者当中看到自我。研习那段历史的最终目的是要做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可以借用埃及人的话语表达“你睡去你会醒来,你死亡也会再复活”,在当代中国,我们一定要葆有文化自信。

在演讲结束后的互动环节,颜海英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亚历山大东征、埃及巫术等问题。

本场讲座是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世界史系列专场》第十四讲,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历史系程钢副教授主持并点评。


相关链接:

颜海英,1994年获博士学位,1996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主任。研究领域涉及埃及学等,著有《古代埃及文明探研》(1999)、《走遍埃及》(2001)、《苏美尔,埃及,中国早期文字比较研究》(2009)、《东方民间文学》(2010)等,研究论文数十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