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邺架轩读书沙龙第三十六期举行 李睦、孙墨青等畅谈美育工作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学生通讯员 杨云鹏)4月20日晚,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的第三十六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及线上直播平台同步举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睦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孙墨青围绕《美育教师手册——理论、方法与实践》(以下简称《手册》)展开对话,分享如何认识美育、认识艺术教师以及美育教学心得。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邓耿担任主持。

嘉宾李睦(左)与孙墨青(右)对谈

主持人邓耿

李睦指出,美育包含艺术教育或者以艺术教育为实践指导方法,核心点是融会贯通,用美育的方式串联其他学科教学。美育不同于专业教学和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实质应该具有美育性质,美育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寻找与自己有关的因素,体会事物差异、共性与融合,将艺术与美的观念融入生活。美育不应局限于艺术专业教育,近年社会层面的美育工作进展较大,国家和社会对美育的需求也很强烈,学校美育教学受课程设置等约束发展相对局限,需要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美育也具有跨学科性,艺术视角会给科学认知增添色彩。孙墨青认为,美育是通过艺术以感性方式进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成为价值判断、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中的环节,而非仅为职业发展,并且交叉学科能为美育教学和实践打开更多视野和思考视角。

嘉宾李睦发言

嘉宾孙墨青发言

在美育工作方面,李睦认为需要从专业教师向美育教师转变,从内心的思考和愿望开始追求艺术。专业教师打磨技巧的同时,将艺术创作和教育置于社会背景,由专业教育扩展到对人的教育,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汲取营养丰富艺术探索和实践,让艺术融入生活,转变学生对艺术和绘画的理解,提升对艺术与审美的认知,相比评价艺术作品的好与坏,更重要的是注重自身感受。在随后的师生代表对谈环节,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罗薇和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本科生敖超宇与李睦讨论美育课程设置与考核、美育课程如何给学生带来触动、人工智能对美育发展影响等问题。罗薇认为,美育课程考核重点更应是侧重对美的感受,美育可以塑造民族对美的判断和表达能力。李睦指出,美育带来触动是美育的重要目的,伴随课程全部过程,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我们依然可以对美育充满希望。

李睦与师生代表罗薇和敖超宇对谈

主题书简介

《美育教师手册:理论、方法与实践》为一线美育教师、社会美育工作者、家长,以及有志于从事美育的学生而编写。本书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推荐阅读。作为一本美育通识手册,本书旨在回应当前美育工作者的实际困惑,提升艺术与审美认知,增强课程设计与教学科研能力,获得美育工作的意义感,助力职业生涯的长效发展。本书特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美育资深教授与优秀青年美育工作者联合编写。内容共分五章,各章均配有引言、延伸思考、荐读书目和PPT等拓展学习资料。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Baidu
sogou